[计量常识] 现代计量学简介
2021年04月16日  

一提起计量,人们常常会想到尺、秤。其实,计量学已发展为一门研究测量理论和实践的综合性学科。它的理论基础是物理学和数学。它和物理学的各分支学科、化学、天文学、环境科学以及法学紧密结合、互相渗透,成为这些科学的基础和前沿。

       计量学有时简称计量。计量涵盖了两个方面的内容:计量既是一门学科——计量学;又是一项由政府主导的社会事业——计量工作。两方面的工作是有机的结合,各有侧重,缺一不可。即政府计量部门主要负责计量监督管理;计量技术机构主要负责计量学的理论技术与实践的研究与实施。而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是计量目的和出发点。

        1875年《米制公约》的签订促进了各国计量制度走向统一,标志现代计量学的初步创立。20世纪,计量在世界范围内全面发展,技术飞速进步。世纪初,各主要国家都建立起现代计量技术研究机构,许多国家在原有本国度量衡制的基础上采用米制。到五、六十年代,大多数国家接受国际单位制,参加国际法制计量公约组织,建立起本国计量技术、行政、法规体系。

       我国于1955年成立中国国家计量局和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直属国务院,统一管理全国计量工作。

       计量学的对象主要是物理量。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进步扩展到工程量、化学量、生理量。当前普遍开展的有十大专业计量:几何量、温度、力学、电磁、光学、声学、电子学、时间频率、电离辐射、物理化学。计量器具已成为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有力工具。在改造自然和认识自然中,只有运用获取准确信息的计量器具才能在认识自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计量学的分类,根据计量学研究的领域和应用的各方面计量学可以有不同的分类。当前在国际上趋向于把计量学分为:

1、科学计量学:是指基础性、探索性、先行性的计量学研究。

2、工程计量学:是指各种工程、工业、交通运输、能源、信息等行业中的应用计量。

3、法制计量学:是与法定计量机构工作有关的计量,涉及对计量单位、计量器具、测量方法及测量实验室的法定要求。

计量学的特点是准确性、一致性、溯源性和法制性。

1、准确性是指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的一致程度。

2、一致性是指在计量单位统一的基础上,在任何时间、地点、无论方法、计量器具、测量者,只要符合有关的要求,其测量结果应在给定的区间内一致。

3、溯源性是指任何一个测量结果或计量标准的量值,都能溯源到同一计量基准上去,使准确性和一致性得到技术保证。否则必然会在技术上和管理上造成混乱。

4、法制性是量值要保证准确可靠必须要有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和行政监督管理的法制保障。

计量学的四个基本特性,充分说明计量不同于一般的测量,要严于一般的测量。

总之,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物理学的成就,为计量的发展创造了重要的前题,同时也对计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计量学的成就,又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正如门捷列夫所说:没有计量,就没有科学。聂荣臻同志明确指出:科技要发展,计量须先行;没有计量,寸步难行。